后,杨仪、蒋琬、费祎等一众府属,以及帐中的将领们都没有什么异议,甚是自然的领了撤回的命令。
撤军,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程。
哪部先撤、哪部后撤,次序如何定,粮草如何安排,如何安排后翼抵御敌军……
这一切都需要丞相诸葛亮本人及府属众臣的繁复工作来推行。
蒋琬、费祎二人在合力整理完退兵军粮的分配与调派后,已是深夜,二人在帐中半卧着休憩,也开始闲聊了起来。
“公琰兄。”费祎说道:“虽然今日众将都愤慨于孙权之举,但我细细想来,孙权给了这封书信,也算坦诚了。旁人没看过,丞相可是给你我还有杨威公三人都看过的。”
蒋琬道:“是坦诚不坦诚的问题吗?”
“文伟,你不知情。此前我在武昌面见孙权的时候,彼时孙权的狡黠与豪气,一如多年气派。可你看孙权信中的话语了吗?完完全全就是丧了心气的样子,就想缩起脖子躲在大江的防线之后,再不求向北方进取了!”
“至于此前说的,什么去了襄樊以此为大功而称帝,如今襄樊并未得到,不也可以夸耀击败魏军的功劳,回到武昌去坐到皇帝位子之上了吗?”
费祎摇头叹道:“那又能如何呢?我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孙权了,他能做到今年这种程度,已经算是焕然一新,与以往大为不同了,如何还能苛求更多呢?他只是一盟友,又非大汉之臣子。”
蒋琬道:“无论如何,都要撤军了。”
“文伟,待回军白水之后,我以为大汉还是应当休养生息,不要再轻言进攻了。这话我此前想对丞相说出,却未敢明言。”
费祎瞥了蒋琬一眼:“你可以,我也可以,唯独丞相不可以!罢了,勿要再说了,早些休息去吧,明日一早还要赶路。”
“好吧。”蒋琬叹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