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苏崇,以往都是老师错看你了,你说的句句在理,为师再给你说一声,江南的事,都是人为,并非天意,既然阻拦不了,为师考考你,江南水患之后,朝廷如何赈灾如何推行朝廷之策?”
一连两问,可不是单单赈灾之事,还有改田为桑之策,
二人听罢大惊失色,老师不是一直阻拦此事,为何会转变立场,难道还有其他的事在里面,苏崇猜不透,曾正更是毫无头绪,但是江南之策,苏崇还是想到了许多,如何才能两者兼顾,
突然,兼顾二字烙印在脑海中,苏崇眼神一亮,坚定地回道;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悠悠话音在书房内响起,就连卢文山都不可思议看着苏崇,玉石埋没,他之过也。
嘴里反复念叨,“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端是绝妙之处,
“如何解说,以改兼赈之策?”
“老师,学生认为,赈灾不能光靠官府,江南富硕,富户太多,如今朝廷之策迫在眉睫,不如联合江南富户,出钱出粮食,按照市价购买百姓手中田亩,而后还有他们耕作,全部依照朝廷之策,改田为桑,等日后赚了银子,在同时分给百姓和富户,这样一来,二者皆有利可寻,官府丢了包袱,自然是两难自解,”
苏崇寥寥几句话,就化解江南之事,让卢阁老眼里熠熠生辉,连道几声好字,
“好,好,果然是好计策,那你说说,这富户要是用粮食换了田亩,怎能保证灾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要知道江南的地,都是上等田亩啊,”
卢文山看似是夸赞此计策,但也看出了其中最为难之事,赈灾缺粮,要是让田亩按照原价卖出,那些富户自然不肯,要是贱卖,江南赋税之策,日后就会土崩瓦解,江南之地,尽数落入士绅手里,赋税受了影响,别说陛下,就是朝廷都会忍不住下手的,那时候,乱断一开,江南永无宁日。
“这,老师,其中的关键,就是地方官府,所谓的两难自解,中间自然是有官府从中做担保,把握个度,两边都满意,此事就算成了,”
苏崇想了想,此事最为简单,也是最为难的地方,就是这些田亩价格,决不能贱卖,要是贱卖了,此策,算是完了,
“嗯,眼下的名头,算是好的,你把此事,细细写在折子上,江南的事,最多三日,就会报到京城,那时候,为师必然让你去委任监察使,走一趟江南,和庄大人联手,一明一暗,查探景存亮和杨公公的动静,务必要小心。”
“谢恩师,学生知晓,那曾师兄。”
一听要去江南,苏崇满脸喜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