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过来的人数太多,整个场地乱哄哄的。
她工作没办法继续,干脆收起书夹抱在怀里,俏生生的站在陈钧跟前问道。
“还好。”
陈钧回头看了眼李海瑶,注意到她双眸中那明显的担忧,他挺了挺身板笑道:“没什么压力。”
“目前装甲连,坦克连,炮连这三个主力连训练进展挺快,需要的只是磨合。”
“所有连队补齐,也就是再多个侦查连,工兵连和高射机枪连。”
“接下来工作重心放在侦查连就行,合成单位的侦查连就是第二指挥部,信息化程度最高。”
陈钧或许是为了强调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也或许是为了不让李海瑶担心工作压力大,故意说的这么详细。
等他一番规划说完,这才转头看向李海瑶询问道:“对了,目前信息指挥系统搭建的怎么样了?”
李海瑶闻言,她抬起脑袋想了想:“指挥内部网络搭建已经完成,所有战车之间无线电通讯也没有问题。”
“但你原先要求指挥终端,必须具备信息共享技术,将那些可视化全面与战车结合,要在作战中呈现探测预警,拦截过程,战后评估。”
“这些目前还达不到,很多战车里面都不配置显示屏,需要我们联系军工厂特别定制,符合各型号战车装配。”
“需要一些时间。”
“这个不急,可视化只要装备各连指挥车就行,别的战车有或者没有,目前来说影响都不大。”
陈钧摆了摆手:“我的意思是有关侦查连的装备,信息化配置怎么样了。”
“我不太清楚。”李海瑶确实不怎么了解,她只负责统计,能知道指挥系统搭建到什么程度,那是因为最近大家都在忙这个事。
“我去给你问问,你稍等一下。”
没等陈钧开口,李海瑶转身朝着远处的训练场快步跑去。
其他的工程师都在训练场调试,观察指挥系统反馈呢,人家那工作相当舒服,就是坐在营级指挥车和连级指挥车里,判断判断就行。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
李海瑶的专业跟别人不一样,她跟着几个负责统计的在车炮场忙碌。
看着都没来得及客气两声,就已经走远的李海瑶,陈钧怔了怔神,目光闪烁了两下。
随即从从口袋摸出烟点上,正准备过去存放侦查连设备的地方看看呢。
刚统计好名单的马红杰就快速跑过来,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说道:“营副,这次过来的人怎么安排?”
“是先分到我们四个连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