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想的?”
“什么?”万尼乌斯挑了挑眉毛,之后啃了一口方便面,喝了一口白开水,“什么怎么想的?”
“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罗马,还是高卢?”
这个天真、单纯而固执的问题让万尼乌斯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站在我自己这边。”
威利娅皱起眉,疑惑的看着万尼乌斯:“什么意思?”
无奈的将最后一块方便面塞进嘴里,咔嚓咔嚓的嚼了几口,和着白开水吞了下去,万尼乌斯长出一口气:“给你讲个故事吧?”
疑惑的看着万尼乌斯,威利娅点了点头。
“有一天,有一只蝉在树上叫。这只蝉所不知道的是,在它身后,一只螳螂已经对它举起了大刀,准备捕杀它。”
说着,万尼乌斯接着说:“但是,那只螳螂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要捕捉的蝉身上,并不知道,在它的身后,一只黄雀正轻轻的张开翅膀,准备一口把它吃掉。”
“而黄雀呢,正得意于自己就要一口吃掉两只虫子,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就在树下,一个捕鸟人正举了粘鸟杆子,准备粘住黄雀。”
最后,万尼乌斯笑了一下:“捕鸟人全神贯注的盯着鸟,忘记了身边的环境,结果一下掉进了泥巴坑。”
听了这样不伦不类的讲述,威利娅顿时笑了出来:“这算什么故事啊?”
之后,高卢女子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这是寓言?你会讲寓言?你是一个祭祀?”
万尼乌斯顿时满头大汗……
啥时候寓言变成只有祭祀才会讲的东西了?
“我可不是什么祭祀,我只是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你现在站在高卢人一边,并不代表你就跟高卢人是站在一起的。比如捕鸟人如果粘住了黄雀,就救了螳螂,害了蝉——可是这并不代表捕鸟人就是螳螂的朋友或者蝉的敌人——他怎么会在乎螳螂和蝉呢?”
“哦,”威利娅似懂非懂的点头,“我们高卢人是蝉,罗马人是想吃掉我们的螳螂,而你和你的人则是想要吃掉罗马人的黄雀——可是捕鸟人是谁呢?他又会掉进哪个大泥坑?”
听了这个问题,万尼乌斯泪流满面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只不过是讲了一个“当你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注意多考虑考虑”之类的道理而已。
但是这个年代里的人们对于“寓言”的理解显然不是那么回事——那些由祭祀口中说出的,富含着智慧和哲理的话,并不仅仅讲述道理,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预示未来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