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供一定的远程打击力量。
至于日耳曼人军队里真正的远程打击力量,毫无疑问就是黎克伯吉斯所率领的日耳曼蛮族弓箭手和标枪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弓箭手只有区区四十人,尽管标枪兵已经全部被分给海尔曼指挥,但万尼乌斯却把两队一百六十人的马克曼尼突袭兵交给了黎克伯吉斯。
而由于美因茨人没有大规模使用骑兵的习惯,直接导致了阿洛尤斯所率领的骑兵部队仍旧稳定的保持在一百名骑兵和一百名步兵的规模。但除了一百名邓科德里骑兵都换装了锁子甲之外,一百名邓科德里友伴也被万尼乌斯额外装备了四支标枪,使他们的战斗能力大大提升。
最后最让万尼乌斯纠结的,就是队伍里的百来名奴隶兵——这些人里即有色雷斯人,也有北非人,甚至还有一些希腊人和波斯人,各自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大不相同。
在万尼乌斯看来,象这样无组织无记录的队伍基本就是炮灰。但考虑到青年公社里上千奴隶的感受,万尼乌斯还真就不能把他们当炮灰来使用——而且,他也很期待看看曾经被罗马人描述得牛逼无比的色雷斯人的斤两。
厄尔维几人的北方是莱茵河,西方是罗纳河,东方则是汝拉山——万尼乌斯认为,在后世,那山应该被叫做阿尔卑斯山——不过这一点他也不是很确定。
在罗纳河的对岸,就是厄尔维几人的对头,波伊人。但真正使厄尔维几人感到蛋疼的是,罗纳河对岸的波伊人只是波伊人中的一部分——在他们的东边才是波伊人的主力。所以一旦和波伊人开战,厄尔维几人不但要考虑周围的诸多高卢部族诸如塞广尼人、阿洛布罗及斯人、爱杜伊人的态度,还要当心他们会被夹击。
于是,当万尼乌斯的大军踏上桥梁越过莱茵河时,守在大桥旁边的厄尔维几人非但不紧张,反而发出了欢呼,露出了“终于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接下来,软弱的“高卢奸”们兴高采烈的当了带路党,一路指引着万尼乌斯前往厄尔维几人最大的镇子厄尔维几,共同商议应对波伊人的事情。
这次旅程消耗了两天半的时间。而等到万尼乌斯到达了厄尔维几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数万战士。
这些厄尔维几人大部分都穿着皮甲,使用小圆盾和短矛——就如同日耳曼平民所组成的蛮族战斗团一样。
使用圆盾和剑的,被万尼乌斯脑中的系统判定为“高卢剑士”的战士也不在少数,但同时能够装备锁子甲,被判定为“高卢精选剑士”的就是绝对的少数了——通常情况下,一群高卢精选剑士中,几乎必然有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