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特殊功能的修改。至于病毒设计,已经有少量的成熟商业应用了。
dna和氨基酸的对照表,早在二十世纪就被人摸清楚了。光靠这个完全没法设计出生物来。正如知道铁是铁,离发明订书机还差着八百里呢。
基因库的大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关于各种条件下,细胞内的活动如何控制、如何操作的。以所谓“操纵元”为单位。大部分操纵元的部件,并不按顺序排列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可以跨越好几条染色体。正是因为这样的复杂性,基因库中每一项新的功能单元,分析需要十分细致。基因库在历史上的积累是十分缓慢的。
没有基因库,dna编程就没有零件。
兰泽忽然觉得,他可以再多做一点东西。比如说,写个生化分析器代替基因库?
计算一下生命相关的各种调控方式,各种功能性大分子,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吧?
想到了,他就问道:
“你们几个,有没有时间,帮我做几个验证实验?”
“兰师兄,要做什么实验?”一群师弟妹踊跃扑了上来,“我来,我有空。”
“别急,实验够大家分的。”兰泽从容地说。
“我能帮上什么忙吗?”仙女笑着问。
兰泽想了想:“我想看看现有的生化分析算法长什么样。”
仙女替他筛选了一些常用而又不涉密级的生化分析算法。
兰泽回到宿舍里收到后,躺在床上慢慢看完,时间就挺晚的了。
他发现一件事,这些算法挺陈旧的。
物理学和数学并不是几百年没有进展的学科。但是这些算法,都建立在上百年前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基础上。
作为一个自我感觉数学不错的人,兰泽认为,生化分析算法,他应该自己重写一遍。
现有的算法,并不太适合分析生物大分子。尤其是大型的、聚合在一起的肽链、核糖链、多肽与核糖结合在一起的复杂长链,往往具有打了结又绕在一起的结构——这些结构是很多生物功能的基础。但是现有的算法,有的处理方式和算术没什么本质区别,有的则根本不顾这些复杂结构。
原因很简单:术业有专攻。数学、物理和化学本来就是不同的领域。
主流算法久经考验,一般情况下已经足够简便好用,也用不着太先进。但用来处理生物微观活动,这些算法的效率和精度都不够。
而被国家研究部门珍藏的,有密级的生化分析算法,会是什么样,兰泽暂时也看不到。
他琢磨完了这些现有的算法,直接合上眼睛,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