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快。
要说区别也是有的,程冬至个人感觉省城的孩子比县城的那些同学要成熟世故一些,比如看人势利方面, 县城的娃娃大多数是懵懵懂懂的, 不像这边有个隐藏的鄙视链。成绩好的瞧不上成绩差的,家长工作好的瞧不上工作不好的,同样是好工作, 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程冬至也算是托了王卫国的福,大家听说她爸是国营大厂的副厂长后,自动把她划到了一个比较上层的群体里,再加上她成绩好, 为人处世落落大方, 年纪又是班上最小的, 几乎要成为班上的班宠了。
不满意的地方自然也有, 比如食堂里的饭菜,花一毛五分钱加一两粮票能吃到一份“标准套餐”,说是一菜一汤一饭,不仅分量很少,内容也要大打折扣——高粱饭红红的,发硬,很难吞咽;汤里只见几片烂甜菜叶子和一点盐味,完全不见油水;菜黑乎乎的成分可疑,情况好一点的时候是盐腌的烂大白菜叶子或萝卜,情况不好的时候叫人不敢去猜那坨黑乎乎的是什么,闭着眼梗着脖子吃下去就是。
即便是这样不尽人意的套餐,也是学校花了大力气才置办到的。
现在供应到处吃紧,同样的钱和票,外头连这样的“套餐”都淘腾不到呢。这还是学校方面心疼祖国未来的花朵们,不知道说了多少好话,走断了多少腿,才弄来这些东西勉强维持着食堂的运营,据说有些学校早就把食堂给关了。
家里住得近的孩子们稍微好点,时不时有家长过来送饭,虽然也不算什么好东西,大多是俩菜团子或者一个黑馍馍,可也比光吃食堂套餐的强,吃了晚上能睡个好觉。
住得远一点儿的就比较吃亏,但毕竟是同城,一周还能回家一次。从家里带点耐放的东西过来,实在饿得熬不住的时候吃了撑一下。嘴比较馋的孩子一般忍不到周末,前两天就把带来的食物吃了个精光,后面的几天只能继续吃标准套餐了。
这些都还算好的,最差的莫过于那些没人来送饭,回家了也捞不到东西,甚至连食堂标准套餐都不一定天天买的穷学生。像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成绩比较好学习也很刻苦,他们强忍着肠胃的蠕动,咽下口水,把注意力尽可能地移到课本上去,用想象中的光明未来安抚蠢蠢欲动的肚子,苦苦熬着。
体育课早就取消了,饭都吃不饱,谁有力气去跑去跳呢?
按理说,像程冬至这种爸爸行动不便,家里隔得远也没个亲戚在这边的娃应属于最惨的,可她不,整个宿舍就数她日子过得最滋润。
为啥?因为有薛教授夫妇和杨主任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