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不对啊,阿母说的过于简单了。
“朝中人都知道,我兄最爱阿房,不顾其隐宫出身强要立其为后。
“乃至到了雍城,甚至邀请阿房一同登天。
“而师长对此强烈反对,说过一个嫁过人生过子的隐宫女不配为后,王上年幼无知不懂事这样的话。
“不管如何看,杀阿房动机最大的都是师长。
“师长权势滔天,手中掌有秦王印,半数虎符,不是完全做不到于宫城杀人。
“诚如阿母所说,新年当天在宫城杀人,留不下一点蛛丝马迹确实不太可能。
“但考虑到郎官不善缉贼捕盗,有蛛丝马迹也不一定发现得了。而善于缉贼捕盗的廷尉府官员又是师长执掌,出工不出力再正常不过,这便也有了可能。
“师长一直在打压兄长,杀阿房可以视为警告……”
嬴成蟜边想边说。
姬夭夭耐心闻听。
及至少年说完,在韩国行事凌厉有女申不害之称的姬夭夭满脸温柔:
“我儿分析的也不无道理,我不能从中挑出漏洞。
“我儿的思维方式和从前相比,变得更循规蹈矩了,我想这和我儿在稷下学院的经历有关。
“稷下之人坦诚相待,哪怕为敌也是坦坦荡荡,这使得我儿忘记了外面险恶。
“你现在看待一件事,是从这件事本身、和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去看待。
“譬如隐宫女被杀。
“前因是王上要立隐宫女后,相邦不准,王上违背祖制邀隐宫女登天,引发相邦大怒。
“后果是你师成为最大受益者。王上威信被打至谷底,你师威信登至峰顶。
“你的看待方式,已经远远超过只从一件事本身看待的寻常人,但还是有不足之处。
“若要看清看透一件事,除了看事,还要看人。
“以事推人,以人推事。
“你要去想你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若是因为分别三年而不知其人,那你就找出你师这三年所做的所有事。
“人可以隐藏情绪、思维、心事,但不可以隐藏做过的事。
“你对你师这三年做过的事越清楚,就越清楚你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越清楚他到底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一个想要谋反的人,表面上装的再忠诚,暗地里也一定会整备兵马。
“若是一个人大声喊着谋反,而不去筹备兵马。
“那他不是想谋反,是想死。
“王上长在赵国,一路走来坎坷,因此初来秦时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