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智多星!好莱坞的钱,捧自己人!
……
9月16号,《建国大业》上映。
路知远邀请了忻玉坤,赵姗姗,带上热芭,4个人一起前往万达影城,观看了今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拍的不错。”
“很有氛围感。”
“在大会堂开会的时候,从前排到后排,这么大的场面,几乎能够拍到每个人物的表情,灯光与摄距,控制的妙到巅峰,让人物与环境彻底融合,但又不模糊,又能形成叙述上的象征意义,这种水平,相当厉害。”
忻玉坤将《建国大业》一顿夸奖之后,又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当然,比我们的电影,在画面上,还是差了点。”
《建国大业》拍摄水平,画面风格也是一流。
但忻玉坤天天在路知远身边,受到美学熏陶,还是能挑出不少的刺儿来。
但是,这部电影用来干掉《赤壁》绰绰有余。
“不是一个风格的,不能这么比。”
路知远却相当冷静,也相当谦虚。
“宏大历史场景,写实性是最重要的,但这个场面当中,又保留了足够的空间性,镜头时不时的给人物特写,虽然没有任何台词,但已经将气氛烘托到极致,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在画面当中!”
“摄影师和导演,都很有水平!”
作为一个导演,路知远从来不挑演员的演技。
因为,所谓的演技,是需要跟场景搭配在一起的。
当气氛烘托到了,演员自然而然会进入到情绪之中。
这时候,导演可以通过多种的镜头切换技巧,以及后期的配乐合成,色调搭配,遮掩掉演员身上的演技瑕疵。
说白了,演员只是画纸上的一棵小草。
微不足道。
对于中国风格的水墨画来说,小草也好,参天大树也好,潦草也好,精致也好,都不会影响整幅画的氛围感。
观众之所以会在某个时刻,感觉到演员的演技差,出戏了,说白了还是导演没有将基础工作做到位。
……
看完电影出来,时间还早。
大家找了个咖啡厅,稍坐一会儿,闲聊几句。
“阿远,你觉得《建国大业》票房能够大卖吗?”
赵姗姗看似随意的问了个问题,其实目光盯着路知远,很认真的在看。
“当然没问题!”
路知远喝了杯咖啡,毫不质疑给出了肯定答案。
“主旋律电影,一直都有票房保证。”
“事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