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不打算轻易任之离开。
“张燕剽捍捷速过人,但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成不了大事。将来能成就大事者,另有其人。”
军师杜如晦明白李乾的想法,但李乾不能自夸,于是主动为李乾招揽这一黄巾将领。
黄巾将领疑惑:“何人?”
杜如晦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新野令斩张曼成,败张梁,平凉州叛军,战功赫赫,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尔等与其北上投奔张燕,不如为新野令效力,即可避免背井离乡,又能安身立命。”
杜如晦的话让几万黄巾军怦然心动。这些黄巾军都是荆州人,如果不是迫于形势,怎会前往冀州投奔张燕?
张燕的部下是冀州人,他们一群荆州兵去了冀州,多半会遭到排挤。
如果被新野令招降,能吃饱饭,又不必背井离乡,自然最好不过了。
黄巾将领神情变化不定,似乎在权衡利弊:“若是我率兵投降,你可愿发誓,好好安置我的弟兄们?”
李乾见对方被杜如晦说服,于是答应下来:“愿意解甲归田者,可以打道回府,也可留在新野县,可分得田屋。愿意追随你征战沙场者,每月按时发放俸禄。”
“万岁!”
几万黄巾军因为李乾的“天命圣主”特性影响,以及相信了李乾的承诺,于是纷纷放下兵器,山呼万岁。
黄巾将领也放下兵器:“襄阳人廖元俭,愿弃暗投明,从此为明公效力。”
“叮,廖化向您效忠,初始忠诚度为90。”
这个黄巾将领是蜀汉武将廖化?
李乾早有预料,能够击败北宫纯、马岳、成宜的黄巾将领,很有可能是一员名将,果然印证了李乾的猜测。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廖化在七、八十的时候还要充当蜀军先锋,在三国后期,算是时之名将了。
廖化存在感不强,李乾都差点忘记了黄巾军之中有这么一员名将,廖化还坑了北宫纯、马岳、成宜一把。
廖化的智力值有这么高的吗?
李乾想了想,历史上廖化是刘备属下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如果廖化的智力不高,那么他能成为关羽的主簿吗?
而且以关羽高傲的个性,廖化没点本事,也做不了这个主簿。
另外,廖化百战不死,活跃到蜀汉灭亡,也可见廖化的智谋。
《全球战国》里的武将融合了史实和演义的特点,因此廖化文武双全。
这是一个意外收获啊。
李乾令人清点廖化的兵力,黄巾军约有41000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