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家出资帮助二十余万流民在京口、晋陵一代安家,教他们开垦田地,在此谋生。
可是,却仍然无法让这些人吃饱穿暖,抵御灾害。
与贫民们破陋的草棚茅屋相对的,是北固山上世家大族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庄园——包括郗岑自己的。
北固山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可谓钟造化之神秀,又有东吴甘露寺这一“寺冠山”的名胜古迹。
因此,世家子弟颇爱于此建造别院。
这些庄园设计精巧、用料扎实,虽然接连经历了几场地震,却仍旧稳稳地矗立在山间,与山下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宛如人与人的命运,有人生来便在山上,有人却攀爬一生,仍在谷底。
中朝左思曾作诗感叹,诗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1
地势使之然,就像山下的平民,也像她此行要找的北府旧将——纵然努力拼搏,练就一身本领,但却只因并非世家出身,便只能受人驱使,晋升无望。
而在世家之中,也只有男子可以建功立业,如郗归这般的女子,只能安于后宅,任人摆布。
不过,郗归如今有了郗岑留下的私兵,便有了与那些贵族男子谈判的底气。
第18章夙愿
船终于靠岸。
这是郗岑过世后,郗归第一次踏上京口的土地。
与谢墨的人马在渡口分开后,郗归登上了驶往北固山的牛车。
牛车缓缓驶动,郗归听着车轮声,想到往日郗岑带她走过这段路时,总会讲起祖父的故事。
郗归、郗岑和郗途三人,是已故大司空郗照的孙辈。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在大江以南建立了江左朝廷。
郗照却迟迟不肯选择渡江,而是纠集人马,于北徐州一带抗胡。
五胡乱华,二京沦丧,神州陆沉。
中原大地变成了人间炼狱,处处都上演着“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的惨剧。
在耳闻目睹了胡人对汉人的残害后,郗照坚持抗胡,立誓驱除胡虏。
然而,像他一样的人却越来越少。
更多的人,只想南渡江左,寻觅一个安身之处。
打到最后,郗照实在独木难支。江左皇帝又为权臣所逼,发函向郗照求救。
就这样,郗照也加入了南渡建康的队伍。
当年高平郗氏携家人乡众抗胡,有子弟数十、乡勇三万。
到南渡之时,军队虽伤亡惨重,但因有流民的补充,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