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冷笑道:“查不出来才奇怪!不过这些事情不需要我们操心。”完,他加快脚步回到了乾龙殿。
当皇上和德福回到御书房时,发现承钰正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读书。
皇上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禁点头称赞:“钰儿自从进入国子监读书之后,果然变得稳重了许多。”
“父皇,你回来了,儿臣以为需要很久呢。”承钰站在宫门口迎接皇帝回宫。
“怎么会,钰儿是父皇最倚重的孩子,你母妃选的伴读喜欢吗?”皇帝下了轿辇,笑着摸了摸承钰的头。
“喜欢,表哥对钰儿很好,而且表哥还会武,我的风筝和毽子掉到树上或是房上,表哥飞身就上去了,不用宫人踩梯子。”承钰开心地回答着,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那钰儿想不想学武啊?”皇帝看着承钰问道。
“钰儿想,可惜国子监没有武功老师。”承钰有些遗憾地道。
“朕明下旨让司徒大将军抽空教你们骑射,愿意学武的可以在沐修时,跟大将军学武。”皇帝微笑着。
承钰听后高忻跳了起来:“谢谢父皇,母妃时常念叨父皇,父皇多陪陪母妃。”
“好,钰儿长大了,知道心疼母妃了。”皇帝打趣道,承钰嘿嘿笑。
“最近在学堂功课学的怎么样?”皇帝关心地问。
“还可以,比柳之宴柳大人教的好。”承钰自信地回答。
皇上神情严肃地教训道:“怎能将太傅与柳大人相提并论!此乃大不敬之举,下不为例!”
承钰惶恐地认错:“儿臣知错,请父皇责罚。”
皇上摆摆手,语重心长地:“罢了,今日仅你我父子二人,日后切不可再如此鲁莽。”
承钰乖巧地点头,然后兴致勃勃地:“父皇对儿臣真好,儿臣给父皇背诵今日新学的《史记》吧。”接着他流利地背起:“尤材而秩短,尝与尚书计,乃叙龟灵之德,记出裴松之经,曰:‘故百物交通得则同利,不得则同害。’又记正月中,有持帝命事者,接从殿工道,见杨正王逆帝位,即程至丘殿,见故义侯陆商……”
皇上惊讶不已,赞叹道:“短短一日便能背诵如此多内容,钰儿真是聪慧过人!可曾理解其中深意?”
承钰自信地点头,详细地向皇上解释了一遍。皇上听后龙颜大悦:“甚好!德福,去将朕珍藏的两本古籍取来赐予承钰。”
德福很快便从书架中取出两本泛黄的古籍,显然已有不少年头。
承钰双手接过古籍,语气恭敬地道:“谢谢父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