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孩子跟爹爹亲,海棠倒没有半点嫉妒,毕竟当初自己这原身怎么对孩子,她心里有数呢。两个孩子几乎是陆言之一把屎尿给养大的。
试想那平凡人家养一个孩子都艰难,他一个人却要养两个奶娃娃,那时候也不过是十几岁,放在自己那个时代,不过也是个孩子罢了。
所以有时候,海棠想着想着,竟然会心疼陆言之。
后堂暖阁里,海棠与两个孩子细说陆言之信上之事,前头那钟老板却叫不少人围住,问起陆言之的事迹。
他到底是道听途说,不免添了许多英雄色彩,说起那陆言之如何在边关智救边关百姓之事,也有所夸大。
连隔壁茶铺子里听书的客人都涌了过来。
一时间,陆言之竟成了那传奇人物,更是用实践给众人证明了什么叫好人有好报,大难不死又必有后福。
傅大人听闻此事后,也特意来了酒楼一趟,再确定陆言之真的入了军,还是有些遗憾,“他之才是我等有目共睹的,待在那军中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依他所见,朝中能用之人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陆言之这等人才就该参加明年的秋闱。
更何况以陆言之的品质,他相信以后定然会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其实海棠内心也希望陆言之参加科举,他一个文人待在军队里,危险系数太高了。可这事儿也不是谁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所以只能叹气。
傅大人却是不愿意这样放弃,回了衙门,提笔洋洋洒洒的就写了一篇关于陆言之的事迹,然后让人递往京城去。
酒楼中,因陆言之还活着,海棠心里头高兴,给今儿的客人都各送了两盘菜。
于家中所有的人,也给了不少赏钱。
连带大家也跟着高兴了一回。
恰好这快要过年了,陆言之不能同她们母女三人团聚,所以趁着钟老板还未回去,连忙准备了不少肉干和肉酱,还有衣裳若干,整整的一大箱,托付钟老板回去的时候帮忙捎带。
钟老板原本这计划着今年是回不成了。
可是他回燕州城不到两天就被催着来庆阳,这才到庆阳也不到两头,陆夫人又给自己送东西来。
她虽然没有催促,可是那眼神如此明显,自己哪里还能不明白?昨儿又得了她不少好处,今儿还送了自己美味的肉酱,哪里好意思开口拒绝?只能应下,当晚将此处的生意交托下去,隔日一早就乘船离开。
其实海棠也不想麻烦钟老板,可是这驿站只传递朝廷的消息,便是那些一品大员的家书都不得经往,更何况陆言之就是一个小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