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话语间,却发现老师笑而不语,摇了摇头,
“对也不对,监生和诸生,已经记录在册,原本就是不动的,那些学子都是层层选拔,择优录取,要是让他们半路加进去,闹出了事可不好,”
孔靖渊笑了笑,脑中想起自己召见贾兰的情形,无意间问了此子这件事,没想到竟有急智,也不知这番话是谁教的,他母亲是李家的后生。
“老师,那您的意思,是要重新招录?”
郭文不解其意,既然不能合在一块,那还是要重新选拔?
“你啊,榆木脑袋,你说的那些人,要是能考进来,何必再去找你求情,为师也是听了今年新进恩科贾兰的建议,另开一舍,再来的人皆是入西舍读书,至于是何生源,就写道补录生吧,”
停顿一下,想到的词,也不能太过坏了规矩,既然能到国子监读书,要是学的好的,也能考进东舍,
“谢恩师,只不过这个补录生如何录取,招收多少学生,还请老师告知。”
郭文知道老师如此说,就会埋下伏笔,国子监夫子共用,但是西舍位子是有限的,只有八十个位子,所以这八十个位子,如何录取候补生,就成了重中之重,
“那你听好了,西舍有八十个位子,其中四十位,每人至少五千两银子一位,剩下四十人,只需要千两纹银,但是需要国子监官吏推荐,恰好,算上今年来的人,正好有官吏四十人,老夫不偏不倚,一人一个名额,可好?”
这也是孔靖渊参考青莲书院每年学子招录的参考,成绩优异者无需费一两银子入学,而那些成绩不佳者,则是千两纹银才能进书院,或许,国子监可以借鉴一番,而且每人手里一个名额,想来都不会说什么的,
“谢老师大恩,如此一来,国子监既能得了名声,又能得了好处,老师,弟子就此告辞,把此事整理出来,即刻张贴出去,”
郭文想到主家族长大公子郭子仪的叮嘱,这一个名额,可是帮了大忙了,
“好,你去办吧,但是此事勿要大声嚷嚷。”
交代一番,就把人打发了出去,如今京城多事之秋,稳一些为好,又看了手里的官员名录,想起南舍的贾兰,神色犹豫间,冲着外面喊道;
“来人,去把库舍贾兰请来,”
“是,老爷。”
屋内,
伺候的小厮打了欠,应了一声,转身离去,等人走后,孔靖渊喃喃低语,这个就是过继贾敬一脉的后人,果真是琢玉一枚,京城贾家,皇亲国戚,这一步走的过了,
片刻过后,
门帘攒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