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违,如今看来,福祸难料,
“那大人,我等又当如何,看景大人的决策,府军都调来了,怕是必须要改的。”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要自保,昨日,老夫又连夜上了折子,陈清实情,要是景存亮一意孤行,江南就怕乱了,所以,就算朝廷那边不收录,我们也算是撇清了关系,到时候以退为进就是,至于府军,是扬州来的。”
庄大人面带微笑,此时既然不能阻拦,那还不如蛰伏起来,区区一个景存亮不算什么,而是怕身后的那一位,杨公公虽然代表宫里,可不一定代表的是皇上,
金陵皇城司俭事宁凯,已经押着郡城所有犯人去了江北,给太上皇开采玉石,作为修道的根基,实在是有些荒诞,这不是宋朝生辰纲的翻版吗,也不知天家为何如此,
这件事,也就埋在了心底,不能为外人道也。
左三贵算是听明白了,庄大人是想保全实力,而且那些兵丁,也不出自己所料,却是扬州来的府军,只是不知自己又该去何处任职,一抱拳,起身拜道;
“庄大人所言极是,不知下官辞了县令之职,应当去哪?”
“啊哈哈,自然是有个一好去处,郡城官仓还有缺一个粮台令,你就去那里,只管领着粮库的兵丁,收好粮库就成,里面的各大仓都是满的,实查过,所以,你应该知道其中的厉害。”
庄守治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金陵郡城粮仓分两处,一个是官仓,粮食多,占地广,并有粮兵守卫,只听朝廷户部调令,另一处就是知府衙门的府库粮仓,虽然有不少粮食,但是仅有的地方,也放不下多少,但是知府衙门可随意调配,只等着日后再说吧。
左三贵也是一惊,粮台令,官仓实查,那就是没有虚数,看样子大人早就想好了后路,面有喜色,跪倒在地,
“谢大人栽培!”
京城,
青湖东岸的李宅中,大公子李潮生,一身儒衣打扮,带上几名小厮,就准备出门,寻个由头准备去洛云侯府,
谁知,
刚过了庭院,却见父亲在凉亭下半酣,走过去,拿了毯子,给父亲盖上,转身走的时候,
躺在躺椅上的首辅大人,忽然开了口问道;
“要去哪?”
见父亲问起,刚要离去的李潮生,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回道;
“父亲,儿子想去和洛云侯商议一点事,”
李潮生并未刻意隐瞒,商议的事,就是上次自己和几位师兄定下的策略,联合洛云侯,甚至于南大人,把新科的官员安排去江南,成合纵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