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的书信,另一个是镇国公府的书信,二者皆是写明缘由,宁国府贾珍畜养道家方士,被文官南党的魁首卢文山的学生严从,敲了登闻鼓。
那可是登闻鼓,敲响必定要查的水落石出,而今在此关键节点,宁国府如何做的荒唐事,还被文官那些人抓到,看向一旁的冷老问道,
“先生,今晚的朝会,必定是龙争虎斗,宁国府越来越荒唐了,堂堂贾府,早年间何其勇猛霸气,哪知道子孙竟然落寞至此,老太君书信,除了写明缘由,多有恳求之意,本王真是不想管。”
北静王水溶,这些日子就是忙于北方的走私,亏空的银子,如今也补上了,还有大批结余,平安州节度使也派来心腹传信,平安州粮秣饷银,还有武器辎重,堆满了仓库,后路已定,只是想重回北方还需要另有机缘。
京城的事,东平郡王好像换了一个人,四下联络旧部老亲,倒也收了不少的势力,不过国公府始终是自成一系,撼动不得,宁荣两府更是不偏不倚,那老太君实在是精明。
身边的冷老,还是一身灰衣,面无表情,手里拿着拐杖细细抚摸,
“王爷,万事由不得,宁国府祖上再辉煌也是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诺大的国公府,空有亲朋故旧,可惜无领头之人,只有荣国府贾琏还可堪一用,但老国公留下的恩惠,也被姻亲王家用的差不多了,至于说,文官的发难,王爷,宁国府再不成,东王等人谁都不救,您是一定要救的。”
看着冷老一脸的认真,北静王水溶反问道,
“先生何意,为何本王一定要救,”
“呵呵,王爷还要考校老夫不成,宁荣二府两位老国公可是对北王府有救命之恩,就这一点,您必须救,而且要全力救,
让整个勋贵还有天下人看看,王爷没有忘记贾家的恩惠,要是老夫猜的不错的话,东平郡王穆王爷必然和您一样,死保贾家,至于说其他国公,早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能坐视不理。”
冷老摸着拐杖的手,紧了又紧,勋贵必然会齐心,文官那边发难想要达成所愿,必然不会那么容易,实在不行最后还需要另有一法,两全其美才好。
北静王眼神闪烁,冷老所言不不假,入主中原一战的时候,要不是贾家两位国公誓死不退,北伐就成了笑柄,那一战,多少恩惠留下,是该还了。
心中打定主意,必然要和文官好好说说,天降异象,乃是文官内阁失德,岂有移祸他人之说。
“本王必然要出手相救,今日异象乃是文官失德所致,和勋贵有何关系,再说此事都是京中百姓谣传,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