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无比,如今为弘农典尉,就是扼守安水北地入河口的要地,确保京城安危。
而相对应的就是司州城,司州城守将何用,也不含糊,接到御令后,也是即刻起兵入京,何用为步军典尉,巧的是司州则是在安湖和安水如何口的要地,有府军两万人马在此驻守,守卫京城码头,和上游的安危。
只有河西郡还有河东郡,是在安水河北面,一东一西,和京城隔河相望,乃是京城北地的屏障,再往北就是河源和中山两郡,连接南北的要道,此地只有郡守,和各自守城将军,有驻军三万余人,可有权驰援北地两郡,确保两郡安危,如今河东郡守曾伟伦接到御令之后,信誓旦旦领命,务必点兵复命,可是信使一走,立刻召集心腹商讨此事,
“老二,你说说,京城朝廷是什么意思,两万五千人马,一下子把河东郡的兵力抽空了,实在想不通。”
“呃,那大哥可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才调兵的?”
河东守将彭士英也是不解,突然传令,必有大事发生,曾伟伦在堂内走了几步,想了一下,京城那边虽说有些小事,可没必要抽调那么多兵,怕是信使没说实话,
原来,传令信使,传完御令,直接打马就走,也未多说,让曾伟伦颇为诧异,所以才有疑惑,欣慰太可疑了。
“不知道啊,所以才有疑惑。”
老二彭士英听到大哥也不知,更是纳闷,
“那大哥,我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慢慢走,等等看,河东动了兵,河西必然也东动,所以在安水渡口时候,等一等,和楚国忠麾下一起在渡过安水,想来是有大事,老二这次你和老三一起过去,万事小心,把这个拿上。”
曾伟伦虽然猜不到朝廷用意,可是那么多兵,必然有战事,那怎么保全麾下,是该好好算计一下,在书房拿了笔墨纸砚,写下计策,然后藏入锦囊内,递给了老二彭士英,学一学军师之计。
彭士英郑重的接过来,点了点头,
“大哥,伱放心,兄弟心里清楚,不管如何,带去多少人,我就完整带回来多少人。”
“此话不对,真要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你把老营弟兄们带回来即可,这次领兵,大部分是新兵,老营人马我给你五千人,万一战事不顺,可保命。”
曾伟伦起身重重拍了拍老二的臂膀,后者立刻红了眼睛,
“谢大哥!”
河西郡,
郡守府,
楚国忠来回的在堂内踱步,眉头紧皱,看着手上的御令,实在是不解,那么多年朝廷不闻不问,如今一纸御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