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世人诟病。
自从兄长姜让在去年升任榆林总兵官,结果被李定国的复兴军一战而灭后,姜家受到了重创,方方面面的损失极大。
如今庞大的姜家,仅剩下自己与弟弟在支撑门面,急需要实实在在的战功来恢复声誉,稳住如今极为不利的局面。
弟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还称不上是一军之主,所有的压力都来到了姜瓖身上。
这也是他如今这么焦急的原因。
只要能够收复居庸关,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收服的,这就是拿得出手的战绩,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嘴巴。
“暂时不行!”
卢象升在斩钉截铁的说道,“如今我军与秦军协同作战,这种情况不与友军商量而直接去争功,对今后的作战很不利。”
“三边总督洪承畴手中的大军倍数于我们,而且距离居庸关很近,鞑子撤走的消息,洪承畴应该会比我军更先知晓。”
“如果他们想要抢功,即便是我们立即出发,也不可能赶在洪承畴的前面进驻居庸关,反而惹人嫌。”
“昨天我在接到了鞑子撤兵的情报后,在第一时间就使用灵鸽传书与洪承畴联系,想必此时他的回复也要到了。”
卢象升一向以仁义为先,在与友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抢功这种事情他不可能做得出来。
你姜瓖可以不要名声,我卢象升不可能不在乎。
“这……”
以姜瓖为首的大同各部官军将领,闻言一个个的哑口无言,面面相觑了一会,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卢象升才好。
如果换成在半年前,卢象升的天雄军还没有开始大扩军,卢象升本人也没有突破到六级修为,他们现在估计要吵翻天了。
但这几个月来,在卢象升与天雄军的强势崛起下,他们没有胆子去忤逆对方。
卢象升这人十分古板,一旦你违背了军规,他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的直接照章办事,没有半点情面可讲。
这次奉诏抗击后金鞑子,因为情况特殊,各部得到的钱粮充足,他们也没有借口来反驳卢象升。
“嗖!”
这时候,一道身影纵跃飞速而来,在议事大厅的大门口停下,然后大步走了进来,对卢象升行了一个军礼,禀报说道,“大都督,刚刚接到了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回信,他让我军直接拔营,派遣一支万人大军入驻居庸关。”
“洪承畴已经率军启程,朝着常峪关城要塞西侧的内长城关口出关,朝着岔道口要塞急行军!”
“他请大都督你亲率大军,一样采用急行军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