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到疑似凶手的踪迹。”
“属下也已一一查问过,明镜所言皆有对应。他辰时一刻出门,随即路过青草集,缓行一盏茶的时间,右拐进入茶明巷,买了散茶,遇到了几位相熟的茶商,闲聊交谈了片刻,于一炷香前回到寺门口。”
隐龙寺因香火鼎盛,周遭聚集着不少慕名前来的香客,更有小商贩围在这里做些小生意。
寂空喜茶,明镜是他自南边带来的小沙弥,自然人人都与之相熟。隐龙寺周围大多都是熟面孔,更不会有人看错。
想要利用这个时间犯案不难,可那些证人之间相互皆有佐证,这才是让证词无懈可击之处。
如此看来,明镜的确没有作案时间。
可既如此,这寺中的人才更加可疑。
不过前后脚的工夫,凶手怎可能人间蒸发?而寂空在清早折下一枝命人送给自己,还托了非自己禅院之中的人。
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若是有意为之,难道是察觉到了什么危险,才来提醒自己?
可方才明明那么多机会,他为何不言明凶手是谁?
就像是.他已经超凡脱俗到不关心这件事一般。还是说,他早就知晓凶手是谁,却刻意隐瞒,不愿告诉自己。
耀光那边已经处理好了一切,并将禅房之中疑似凶器的那把刀妥帖地包了起来,立在玉浅肆身后道:“大人,一切妥当了。”
感谢来个肉包不要肉送的推荐票呀!
这个囚犯入佛门不追究的说法古代一直有。其实一开始想写成《巴黎圣母院》里说的那样,直接就是踏进去就受到庇佑不能抓,用来体现当时佛教盛况,但想想又觉得有点绝对了,自己过不了逻辑这一关哈哈哈,就还是遵照了中国古代的说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