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
“说不得一年后,宫里又有别的变故,这些也就不重要了...宫里的事儿就是这样的,变化快的很。”
别看当下张皇后和冯贤妃之间争的挺厉害的,一个靠皇后身份,另一个靠儿子,在宫廷的很多事上都是竞争者。但仅仅在不久之前,张皇后还更头疼曹淑妃呢!很多事就是这样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等到素娥她们快离开宫廷,去往洛阳时,对于离开后宫廷事务的一些安排也下来了——最终的确是姚贵妃和冯贤妃宫廷‘共同理事’,但总的权力分配还要更复杂一些,最表面的,能参与管理后宫的人不只有姚贵妃、冯贤妃两个。
按照张皇后的原话,是姚贵妃、冯贤妃主理,曹淑妃、吕淑容、陈充媛、葛修仪四人协理,有什么事都商量着来。若有不决,以姚贵妃、冯贤妃为主,而如果姚贵妃、冯贤妃有不同意见,则要听从姚贵妃的。
说起来嫔位上吕淑容、陈充媛、葛修仪,再加上另外一个也没机会一起去洛阳的张昭仪,都有两个共同特征。其一当下都不怎么得宠,其二则是都没活着的孩子——吕淑容是先皇后当初的养女,靠着对先皇后的感念,以及一直以来的老实本分,坐到了嫔位。但没孩子,宠爱也是没有的。
有孩子的,除非是冯贤妃这种主动不去的,都是跟了去的。因为郭敞关心孩子(至少以这个时代来说,他算是比较关心孩子生活细节的),想要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也能去上阳宫好生养养。
离宫嘛,多少有些‘疗养’性质。
另外‘无宠’的话,陈充媛是郭敞祖母,也就是先太后身边的宫女,是郭敞做太子时就安排到身边伺候针线的。
因着是太后祖母的人,来的又早,格外有体面。再加上一颗心全在郭敞身上(拼命给郭敞做女红刷存在感的方式固然笨拙,但十几年如一日这般,也应了一个‘痴’,叫人感动。只可惜感动能换来位份上的提拔,却不能叫郭敞想去宠她),叫郭敞颇为感动,无子无宠也坐到了嫔位上。
葛修仪当初其实是被礼聘入宫的,起点不低,比很多东宫老人还强。因着父亲是大儒,家学渊源,她在后妃中也算是有文采的。一开始时郭敞还比较欣赏她,所以最初也是宠过的。她也是那时候怀过一个男胎,只可惜孩子成型了还是流产了。
但即使是这样,为了安慰她,郭敞还是晋升了她,让她做了嫔。
不过随着后来相处,最初的新鲜感和喜欢过去后,她那种一板一眼的后妃架子叫郭敞厌烦,也就渐渐失宠了。
至于张昭仪,她一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