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羡慕又嫉妒的眼神中,金哲站起身,行礼回答:“姨娘,哲尚年幼,须多学多看,并无争储之念。”
不难看出,年仅十岁的金哲有着超出同龄人许多的成熟与睿智。
谢莹闻言,目光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对金哲早熟与沉稳的赞叹,也有对自己儿子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哲儿真是懂事,这般年纪便能如此明理,将来定成大器。只是,这世事多变,有时候不争,也是另一种争法。”
金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似乎对谢莹的话有所触动,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恭敬地答道:“姨娘教诲的是,哲儿铭记在心。只是哲儿以为,无论外界如何纷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在于修身,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冯露在一旁静静观察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她深知金哲的聪慧与早熟背后,藏着的是他对家族命运深刻的洞察和对自身未来的清醒认识。她轻轻拍了拍金哲的肩膀,以示鼓励。
谢莹见状,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自己与冯露之间的合作虽出于无奈,却也因这共同的利益纽带而变得更加微妙。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如何,都要为儿子金劫争取到最好的出路,哪怕这条路注定要与冯露和金哲产生交集。
于是,她收敛起情绪,换上了一副更加温和而坚定的表情,对冯露和金哲说道:“我们三人虽各有目的,但终究是为了社稷的繁荣与未来。可若是没了现在,何来未来?”
“难道姐姐就敢肯定,当陛下立储之后,不会对我等弃之不管?”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谢莹这番话无疑戳中母子二人的痛处,金哲再成熟,也还没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立马就露出惊慌失色的神态。
冯露就更不用说了,要不是金哲一直告诫她不参与立储之争,恐怕她早就开始在朝中大肆拉拢群臣了。
谢莹见状,立马就明白心中所料不差,但她十分聪明,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自身的底牌,而是说道:“世事如棋局局新,陛下之心,深不可测,但亦非全然无迹可寻。哲儿与姐姐所虑,确为常理之中,然则,家族之兴衰,非只系于一人之宠幸,更在于家族自身的底蕴与智慧。我虽非朝中重臣,却也知‘以不变应万变’之理。”
“若能在此时更加修身齐家,广结善缘,不仅限于朝野,更及于民间,以仁德之名扬于四海,则无论陛下心意如何,我等自能屹立不倒。再者,立储之事,关乎国本,陛下定会深思熟虑,考量多方,其中不乏对家族背景的考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