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想要再次入仕的意念。
这几年时间,李儒也搞明白了金茂用人做事的一般规律,相比于董卓来说,金茂更讲规则,一旦制定好的事,大概率不会违反。
就算是违反的情况,也是事出有因,这叫法外容情。
李儒觉得很赞,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位主君都要好。世上要是这样的人多一些,哪还有什么战乱?
于是,李儒萌生重新入仕的想法,作为曾经的尚书令,这点自信李儒还是有的,就算达不到曾经的高度,但做个郡守县令,还是手拿把掐的事。
而一旦坐上县令之位,待遇就会明显不一样,至少李儒养活董卓一家老小没问题,还能有余粮再养自己的小家,若是政绩出色,说不定还能开枝散叶,再创辉煌。
贾诩也是懂李儒的心思,别看他一直高喊“我要退休”,实际上是因为他三个儿子都得到重用,要是贾诩再得到重用,不说别的,就光猜忌就能害死他一家子。
更别说,同僚排挤了。
戏志才这么核心的人物,现在综合实力也没贾诩高,这个时候,再不退,那他就不叫贾诩。
因此,贾诩很懂进退之道,也非常理解李儒的心态,便将这件非常危险的事交给李儒去做。
除此之外,贾诩还有更深一层心思在里面。
李儒曾经是董卓的人,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鲜卑大人消息灵通,也会知道这一点。
到时候,李儒可以假借为董卓复仇的理由,捆绑步度根做事。
这样一来,轲比能再能说会道,长袖善舞都没用,步度根会跟轲比能斗到底。
不止是中原人对那个位置觊觎,游牧民族也是如此,只是秦汉以强而亡,这个时期的游牧民族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却被三国英才一巴掌扇死,实在憋屈。
但是,李儒也有自己的想法,贾诩的想法那是贾诩自己的计策,李儒并不觉得自己的事情需要别人插手。
当金茂见到李儒的时候,差点以为见到了工坊里的一位普通工人。
实际上也差不多,李儒在造纸厂干了两年活,可不就是普通工人嘛。
“李儒拜见吴王殿下。”一上来,李儒就三跪九叩行大礼。
金茂最讨厌繁文缛节,但又对这种识时务的人非常欣赏,他站起身,亲自来到堂下,扶起李儒。
“文优,当真是苦了你啊。”金茂假装自责道:“他日一别,却是数年之后,我当初就不该对你置之不理。”
“殿下言重了。”李儒行礼道:“一切都是儒之抉择,怎么能怪殿下呢?”
“哎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