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大办,但也有要一定的仪式。
虽说时间紧凑了点,但冯方已经很满足了。
正事商议定下,在场气氛热烈起来。
冯方尝试喊一声“贤婿”,见金茂没什么意见,便高兴地聊起洛阳趣事。
当金茂听到南宫东观内不仅储存大量文献、档案,还是文化中心时,就不淡定了。
“您可知,东观内有多少藏书?多少类别?”
金茂焦急地问道:“是否除了儒家外,道家、墨家等等著作也都有?!”
冯方愕然,好在为官多年,迅速反应。
他面露苦笑道:“贤婿莫怪,当初我只是个校尉,家境也不好,都是道听途说而来,也没进过东观。”
金茂失落地点头,又重新振作地问道:“那您可知道,谁进过东观?”
冯方见金茂的模样,就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便仔细思索,才说道:“荆州刺史刘使君对东观最为熟悉!”
“对啊!”
金茂击掌道:“我怎么没想到!”
刘表可是“八俊之一”,在士人中享有盛誉,还在洛阳当了五六年的官。
虽说刘表当的乃是北军中侯这种武官,但他可是名士!
东观不仅是藏书机构,更是文化宣传中心,不管洛阳举办哪种文化节,都在东观举办。
刘表作为评委级人物,哪能少了他!
事情已经敲定,冯方也不知更多有关东观的内情,金茂便起身告辞,动身前去找刘表。
…
刘表背刺袁术,成功夺取南阳郡,却不敢离开襄阳城,一直在城西驻军。
一方面担心失去南郡根据地,只要他敢走,金茂将敢将襄阳城内士族赶走。
另一方面,南阳郡曾经最繁华的宛城还在重建中,北边的鲁阳县又被袁术占据。
刘表就算去了南阳郡,也没什么作用,还不如派点亲信,接管南阳郡。
只要基本盘没坏,刘表就算人没去,也能从容接管南阳郡。
因此,当刘表得住金茂率领一千亲兵卫铁骑往他驻地赶来时,心里头不由地慌了一下下。
好在刘表还没老眼昏,分不清敌我。
营门外。
刘表穿戴整齐,迎接金茂到来。
“轰隆隆!”
马蹄声阵阵,刘表能看到几百米外,战马上面目狰狞的骑兵。
一个个骑术说不上精湛,但气势绝对最足。
刘表心中暗暗将这只骑兵和董卓麾下飞熊军去比较。
“实不如也!”
没法比,飞熊军那是骑兵中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