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污秽地走进大帐。
“骁骑校尉曹操拜见盟主。”
袁绍喝问道:“曹操!临阵脱逃,你可知罪!”
这一手先发制人,用得巧妙。
曹操拿眼瞥了袁遗和王匡,见其略带心虚的表情,心中了然。
为了照顾袁绍的脸面,曹操想了个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我断后,何罪之有?”
这话的意思就是,要知罪大家一起治,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逃了,真要论起来,他功劳最大。
袁绍心中松了口气,曹操这个小弟还不错,知道要照顾老大的面子。
面上却不松懈道:“河内太守、山阳太守,你二人还有何话要说?”
袁遗本就不想参与这些破事,率先拜道:“任凭盟主处置。”
王匡非常想报仇,这次也不得不低头道:“任凭盟主处置。”
为避免节外生枝,袁绍便说道:“念在尔等初犯,便先记着,再给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曹操三人拜谢。
公孙瓒却不屑地出声,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见袁绍看过来,公孙瓒拱手问道:“不知盟主接下来有何打断?”
“是进是退总得有个说法,不然我也不好给手底下交代啊。”
河内太守乔瑁是袁绍自己人。
陈留太守张邈、前广陵太守张超被金茂打废,没啥话语权。
徐州刺史陶谦倒是有些实力,但这人老奸巨猾,没有好处一般不会出声。
北海太守孔融,就是个书呆子,辩经才是他的主场。
冀州牧韩馥实力最强,在场仅存的十二路诸侯中,他当为第一。
只不过,韩馥不敢抢了袁绍的风头,不会随便开口。
也就是说,在场众人除了曹操知兵,就只剩公孙瓒麾下能拿的出手。
上次曹操进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公孙瓒可不是袁绍的小弟,没有义务陪这些人玩角色扮演。
有过一次错误,袁绍也不敢再随意地开口,便将公孙瓒的问题抛给曹操。
“孟德料事如神,你说说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办?”
袁绍还非常大度地说道:“这次不论你说什么,我都会听取意见。”
见袁绍这般优柔寡断,公孙瓒不屑地看向一边。
曹操并未因麾下损失惨重而有不一样的心态,乐呵呵地站起身,开始指点江山。
“诸位莫要惊慌,董卓不过是匹夫之勇,何足挂齿!”
“先前我们只是不知晓董卓军略,才会招致失败。”
“如今有过一次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