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二袁争盟主
三月初一。
天子下诏,令扬州牧金茂兼领荆州大小事务,依照汉律,严查士族隐匿人口田、亩之事。
一时间,天下震动。
渤海郡。
袁绍接到消息时,怒不可遏。
不仅有计谋失效的恼怒,还有董卓挟持天子伙同金茂,挖士族根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绍不想再等下去,尽起刚招募的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前往冀州邺县。
并用乔瑁的矫诏名义,呼吁天下群雄共同讨贼。
名曰讨董,实则讨金!
不明真相的各路诸侯纷纷响应。
屯兵邺县的有渤海太守袁绍、北平太守公孙瓒、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上党太守张扬、北海太守孔融,共九路诸侯。
另西凉太守马腾在西北起兵响应。
酸枣会盟的则有后将军袁术、豫州刺史孙坚、前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陈留太守张邈、骁骑校尉曹操、前广陵太守张超,共八路诸侯。
总共十八路诸侯,南北呼应。
看似董卓被包围,危在旦夕,实则因为谁当盟主这件事,南北两个联盟吵了个底朝天。
北边大部分支持袁绍被成为为盟主,也有少部分中立,甚至如公孙瓒还唱反调,要推举袁术成为盟主。
中立的如冀州牧韩馥和北海太守孔融。
南边就有趣了,袁术自领盟主,并要求北方联军要统一听从指挥。
可手底下除了孙坚貌似站在袁术这一边,其他人诸如曹操、孔伷、刘岱等全都拥护袁绍成为盟主。
这样一来,南北无法做到统一行事,讨董联盟名存实亡。
为了化解不必要的麻烦,袁绍带着亲随南渡酸枣,要当面找袁术理论。
接到消息的袁术,高兴坏了,连忙传信给刘焉、刘表二人。
以四方联盟盟主的身份,命令二人放弃手中一切活计,来酸枣会盟,并支持他上位。
刘焉、刘表满脸懵逼,这骚操作把两人给搞不会了。
襄阳县。
刘焉并未回益州,一直呆着这里办公。
南阳郡和汝南郡,远比想象中富有地多,刘焉有点得蜀望荆之意,贪欲在心中滋长。
刘表又何曾不知道这一点,现在他十分后悔当初的决定。
这个狗屁四方联盟鸟用没有!
看着金茂所部在荆州大割韭菜不说,两个不靠谱的盟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