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仅一年时间,豫章郡百万流民便消失无影,豫章百姓无不为金太守立生祠!”
“这样的人,你居然说他表面仁义?”
陆康直勾勾地盯着王朗道:“若是天底下,那些个表面仁义的人,都能做到金太守的一半,哪还有什么动乱?”
这句话就差指名道姓骂王朗了,可惜陆康终究忽视不了王朗名士的头衔,希望对方改邪归正。
王朗哪还听不出来,他唾面自干,笑着作揖道:“陆太守大义。”
“这次我来庐江郡找您,就是得到金太守的委托。”
“可是我不知您的为人,才有这番试探,还请见谅。”
陆康顿时大喜,问道:“还请快说,金太守有何事要老朽帮忙?”
王朗心中腻歪,仍然笑着道:“金太守想要当扬州刺史,奈何没有朝廷调令,所以,想请扬州各郡守联名为其上表。”
“这般行为,实在令人为难。”王朗假装很受伤道:“我还没上任,就被逼签下文书,往后若是出了问题,那可怎么办啊?”
陆康自动忽略王朗话中带刺的行为,高兴道:“名正言顺!金太守果然遵纪守法!”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就这点小事啊。”
“王太守在此稍后,我这便写一封上表,还请王太守给金太守带去,只希望他能早日率军平定乱贼。”
见状,王朗除了失望还有窃喜,他本就两手准备,要是能说动陆康那最好,要是说不动也没关系,他还能在金茂面前表功。
一箭双雕,怎么射都能中!
“陆太守不必费心。”王朗聪明袖中陶出一卷竹简,递上前来说道:“我早已拟订文书,您只需签名盖印即可。”
“甚好!”陆康接过文书,仔细地观看每一个字。
王朗撇嘴,还好他没在文书里做手脚,不然,狐狸尾巴就要暴露。
趁着陆康认真研读的间隙,王朗还不忘给上眼药水。
“我听说,朝廷下派黄太守为豫州牧,陆太守何不向豫州求援?”
“早就求援了。”陆康不屑道:“我可是实干派!”
王朗差点被口水噎到。
陆康不动声色继续道:“不止豫州,徐州、荆州我都发信求援,可都石沉大海。”
陆康已经看完文书,发现没有问题,就该在印绶签上姓名,语重心长地对王朗说:“王太守啊。”
“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乱贼匪患,各州郡自顾不暇,哪有余力来帮他人。”
“您也别有多余的心思,安心辅佐金太守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