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寓言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寓言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415章

第415章

长安。

金哲到了此地,先拜访诸贤,再回到衙门治政。

其主簿华歆十分不解:“陛下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殿下您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金哲说道:“治国之道,在于得人心。长安乃天下之心,诸贤在此,不仅是学问之渊薮,更是民心之所向。我亲至拜访,非为虚名,乃是实心实意求才问政。陛下虽有所不喜,然我身为藩王,当以社稷为重,不可因私废公。况且,陛下深居宫中,偶有不明民间疾苦、朝野动态之时,我此行亦可为陛下耳目,上达天听,下安黎庶。”

华歆闻言,面露敬佩之色:“殿下高瞻远瞩,实乃国家之福。但此举恐招小人嫉妒,殿下还需谨慎行事。”

金哲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我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何惧小人谗言?再者,我以诚待人,广纳贤言,自然能凝聚人心,使小人无所遁形。”

说罢,金哲又嘱咐华歆:“你乃我左膀右臂,需用心治理政务,勿使百姓受苦。同时,亦要留意朝中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及时报我知晓。”

华歆恭敬应命,心中对金哲的敬仰又多了几分。自此,金哲在长安的施政更加得心应手,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使得朝野上下对其刮目相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哲更是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从减轻赋税到兴修水利,从鼓励农耕到发展教育,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地击中了民生要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民众的富足与文化的昌盛,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尤为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他的倡导下,长安城内建立了多座书院,广邀天下名士讲学,不仅为士子们提供了宝贵的求学机会,也促进了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使得长安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百姓们在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的满足下,对金哲的拥戴之情愈发深厚,街头巷尾无不传颂着他的英明与仁德。

与此同时,金哲并未放松对朝内奸佞之人的警惕。在华歆的密切监视与及时汇报下,那些企图暗中作乱的小人纷纷落网,朝纲得以进一步肃清。金哲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非凡的智慧,构建了一个既清明又高效的行政体系,使得长安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

在这样的治理下,长安不仅成为了国内的一颗璀璨明珠,更在国际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四方使节纷至沓来,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影响力。金哲的名字,也因此被历史铭记,成为了后世官员学习的楷模,证明了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