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儿子外出历练了十年,金茂心中也有些焦急。
因为五儿子金杰也快到了历练的年纪,这个小儿子是金茂看着长大,颇为喜爱。
要是太子之位仍然悬而未决,恐怕这辈子都要定不下来。
毕竟,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永远都没有一个结果。
无奈,金茂召集几位重臣,商量这件事。
周瑜、戏志才、荀攸、诸葛亮、庞统、鲁肃等全都到场。
“诸位爱卿。”皇帝金茂说道:“朕今日召集尔等,实为一事所困。朕之四子已外出历练十载,归期未定,而五子金杰亦将及历练之龄。朕心忧之,太子之位久悬不决,非社稷之福,亦非朕心中所愿。
朕深知,诸位爱卿皆是国之栋梁,智谋深远,故欲听听诸卿之意。太子之选,关乎国本,需谨慎而为之。朕欲知,诸位对当下局势有何见解,对太子人选又有何高见?”
周瑜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太子之选,首重德才兼备。四殿下历练在外,功绩未显,然其勇武之名,已渐传于四海。五殿下年幼,虽聪慧过人,然历练尚浅。臣以为,不妨待四殿下归来,综合其十年之功过,再行定夺。”
戏志才接着言道:“陛下,太子之位,还需考虑储君与朝臣之关系,以及其能否得百官之心。四殿下久不在朝,人脉未固;五殿下则自幼长于深宫,与朝臣多有接触。此亦需陛下权衡。”
荀攸沉吟片刻,道:“臣以为,太子之选,还应着眼于未来。四殿下勇武,或能安邦定国;五殿下智谋,或能治国理政。陛下当以国家长远之计为重,择其优者而立。”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言道:“陛下,太子之选,亦需考虑民心所向。四殿下若能在历练中赢得百姓爱戴,五殿下若能以智慧解决民间疾苦,皆可为太子之选。民心所向,即为天意所归。”
庞统笑道:“陛下,太子之选,实则乃陛下家事,亦是国事。臣等虽有心建言,然最终决断仍在陛下。臣等唯愿陛下所选,能为国之栋梁,民之福祉。”
鲁肃则道:“陛下,太子之选,关乎国家稳定,臣以为,可设立考验,让诸皇子公平竞争,以才德高下论英雄。如此,既可服众,又可彰显陛下公正无私。”
金茂听罢,微微颔首,心中似有计较。他深知,太子之选,非同小可,需深思熟虑,方能定夺。于是,他缓缓言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朕却不想再拖下去了。”
“朕这四子,大皇子尽皆平庸,却礼贤下士,能放得下身段。”
“二皇子在边疆开拓疆土,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