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只能算作倒霉。
但即便命中率低,双方却依旧在不断接近的过程中开火,并且调整火力频率。
轰!轰!轰!
平射炮弹,让战场硝烟滚滚。
距离一千四百米!
二十秒内,对射的双方快速抵进。
砰!
爆车!!
红军二营的一辆坦克被命中,演习用的穿甲弹精确击中炮塔,顿时间,白烟升起,冲锋坦战损。
战场之上,蓝军是多支分队齐聚南线,火力更为密集,率先取得战果。
随着第1辆坦克被爆掉,双方对抗的节奏猛然上升一个高度。
轰!轰!轰!
1200米!
集群齐射,坦克大战奏响高潮。
“红外测距,1200米,13点方向,敌指挥坦,自动装弹结束,一发,放!!”
“红外测距,1180米,9点方向,敌右翼次坦,自动装填结束,一发,放!!”
“火控报警,规避!规避!向左”
砰!
规避失败,爆车。
下一秒,机械化怪兽颓然的刹车停在原地。
战车内,坦克车组成员原本沸腾的热血瞬间冰冷,狂跳的心脏渐渐恢复平静。
这种坦克会战没什么可说了,更没什么侥幸可言,射击,规避,爆车,战损,怒骂,失望,不甘,每秒都在发生。
此时,交战的双方,所有坦克火控雷达都在疯狂报警。
而从报警,到规避,通常留给车组成员进行技术动作操作的时间,只有1.5秒,最多不会超过两秒。
所有战术规避,必须在肾上腺激素狂飙的两秒内完成,来规避敌方穿甲弹。
只要稍微晚一点,机械制动的装甲,根本来不及做出正确的战术姿势。
而规避的最低限度要求,是要以车左右翼屁股的装甲,来迎接炮弹。
一般来讲,坦克在演习时都会安装两组传感器,分别判定是车组人员全部战损还是单单车辆战损。
毕竟坦克那么抗造,只要不是重点部位遭受炮击,都会冒黄烟,这代表着坦克被战损,车里的人还能用,能当步兵使。
要是冒白烟,那完犊子了,全部战损。
演习规则很严谨。
而被爆的坦克车组人员,只能神情颓废的看着战友继续突击。
战争,不会因为谁的阵亡,或者哪辆战车的战损而停下脚步。
这一刻,无论是造价千万的陆军主战装备,还是费大量精力,及代价培养的高技术兵种战斗人员,都只是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