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钧也没闲着,要么跑参谋部去找郭勇看看那边的准备情况。
要么就自己窝在办公室,仔细的回忆其他作战部队的战术布置,一一来对照目前一营的火力。
算算这次有多少胜算。
不仅如此,陈钧还根据前世的记忆,回忆从闽南大地到太行腹地,从塞北草原到东海之滨,那些中型合成营雷霆出击的作战方式。
地区不同,作战配置和战术分配都有不同。
陈钧是想根据这些单位,看看还有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发现一些新的训练方式。
但结果并不如意。
就像前世那些已经成编制的轻型合成营,具备迅疾穿插的能力,这个不太适合一营。
别的不论,只说坦克那大履带别说迅疾了,连穿插都够呛都完成。
那就是硬碰硬的主。
山地合成营动若风发,这个基本跟轻型合成营一样、并不适合目前的一营。
空中突击合成营凌厉攻防那就更别提了,陈钧现在手里唯一会飞的,可能也就无人机了。
跟凌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也不是说陈钧做这些就是无用功,多琢磨琢磨其他单位的作战方式,分析对方的弱点。
这对于一名指挥官来说,属于必修的功课。
一营即将踏出经常训练的一亩三分地,陈钧这几天没事就跑出去其他单位外面,转转或者看看。
他给自己的理由,首先是为了熟悉熟悉各驻地的位置,其次才是看看人家单位的情况。
前两天还没事。
可伴随着十月国庆越来越近,所有作战部队突然开始戒严。
从9月28日当天开始,集团军下令全部单位进入战备。
这场不算突如其来的战备,同样也让一营全面戒严。
全营的氛围从最初的按部就班,跨入紧张的序列。
陈钧以前面对战备,他都是执行者,倒也没感觉有啥。
但这回不一样了啊。
作为副营长,国庆战备等级要求,可比他当初刚来一营报道时更高。
管你是休假的,还是穿上便装准备休假的,全部停止,马上回归正常的工作状态。
全营增加战备值班人员,必须干部带队,不管白天黑夜都需要值班。
整个集团军各个单位,指挥网全面通线,以无线电指挥的方式实时收听,安排专人二十四小时盯着。
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指挥部随时下达指令,这边都可以第一时间接到命令。
陈钧他们这些新营还算是好的,有些老牌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