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该拥有的权力。
张居正将吃饭、受教育、反抗,写到了《天人卷》里。
要刊行天下,是大明会典的作用,就是百司官僚必参阅之书,就是集体共识的本身,大明官僚上下都要通读,甚至会成为科举法治上面的必考内容。
道德叙事在万历维新中,没有瓦解,但矛盾不断复杂的维新,需要更多的法治,实现相对的公平。
“陛下,臣以为让各级衙门每个月到菜市口、煤市口、粮市口转一转,把各种米面粮油菜肉的价格记录下来,市场上,缺什么,少什么,什么东西比上月贵的太多,都记下来,纳入考成。”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起了具体的执行。
“陛下,各级官员就是再忙,一个月抽出一天时间来去逛逛的时间,还是有的。”
也不要求各地米面粮油菜肉等物的价格,稳如泰山,那也不太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
但,地方官员,最起码要做到心中有数,别民乱闹起来了,还一脸茫然,慌不择路,和吴善言一样,对着旁人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儿!我的脑袋怎么不再脖子上了?!
城镇的物价是民生的晴雨表,而孙尚礼指数,能够反应物价增长速度和变化,这是工具,需要围绕着孙尚礼指数,决定发行宝钞的量,来确定满足货币需要,但不至于过度的超发。
金池总督府已经开始筹建,在黄金叙事逐渐完整,发钞之前,要把准备工作做好。
“各级官员,必须要亲自去吗?”朱翊钧询问道。
张居正俯首说道:“必须要亲自去,亲自勾稽,不得弄虚作假,誊抄一律革罢。”
“那就从朕开始吧,每月二十三日,朕都到这些地方看看,朕知道,朕出行一次,很是麻烦,要清街,还要搜检,但如果因为麻烦就不做,咱们大明这些官僚们,怎么甘心呢?”朱翊钧表示,要身体力行的支持张太岳的政令推行。
而且他的意思非常明确,这个每个月都要体察民情的政令,一定会变成表面文章。
但表面文章必须要做,就像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消防栓里要有水、想赢棋要先下棋这类的正确的废话。
所有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工作方式,在更高等级的方式面前,即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工作方式,的的确确是是一种十分落后的制度。
但完全不管不顾,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反而十分先进了。
至少还要脸不是?
再烂的秩序那也是秩序,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是维持秩序最低程度存在的廉价手段。
从善如登,从恶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