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寓言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寓言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79章 冰雕

第479章 冰雕

味着程不识就接受、认可这种情况的存在。

作为汉将——尤其还是边郡出身,在那场汉家丧师失地的卫国战争中崭露头角的高级将官,程不识对于游牧之民的恨意,只有血液能洗清。

至于程不识对‘塞外苦寒’四子的理解,以及对游牧之民南下劫掠的动机感悟,自然是让程不识心中,多了一些思考。

既然游牧之民,是因为活不下去、是因为‘塞外苦寒’这四个字,才不得已南下拼命劫掠;

那将来有朝一日,倘若汉家能解决这个问题——能让游牧之民即便不抢掠,也同样能安稳过冬,那游牧之民对长城以内的威胁,或许也能得到相当有效的控制……

“郅都所部,到何处了?”

沉默间,程不识冷不丁发出一问,当即惹得身旁亲兵上前禀报。

“郅将军所部,于前日、昨日晚间,分批次潜出东、西大营,已于今日辰时于大河南畔聚集。”

“按照战前部署,郅将军所部,今日会在南畔潜伏、修整至日昏。”

“待夜幕,方会再度拔营背上,涉大河而临高阙。”

亲兵低沉的汇报声,只引得程不识微微一点头。

遥望向高阙的目光中,更是陡然带上了满满的凝重。

——郅都,是在七日前秘密抵达博望城。

至于参加此战的大军,则是采取了更为高效、更为省时省力的轮转调防。

长安派出的部队,除了羽林、虎贲、北军三部的精锐低调抵达博望城,余者多半去了北地,接替朝那塞一线的防务。

而北地、陇右,则分调近半边军,进驻河套。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行军时间,以求在匈奴人得到情报前,提前打响,甚至结束高阙之战。

道理很简单。

如果此战,尽由长安派出的大军作为参战主力,那就要等十数万战卒,从长安一路长途跋涉——先背上抵达萧关,出萧关而踏足北地;

再横穿北地出朝他,踏足河套再行背上,方能抵达博望前线。

在这个过程中,匈奴人在关中暗藏的探子、在北地埋下的眼线——甚至是河套地区,这些个看似归降汉室,实则却也随时做好‘重归单于庭怀抱’之准备的各部族,必然会察觉到汉家异常的军事调动。

时间拖得越久,匈奴人提前得到消息、提前加强高阙防务的概率就越大,汉家获取此战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小。

还是那句话。

在封建时代——在人口流动被严格控制的古华夏,十万人数量级的军事调动,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