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者与挖心者,或者暗中谋划者与执行者,非是一人。
林枫在查案时,不止一次复盘自己的调查结果,不止一次通过得到的线索验证彼此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都是没有任何问题。
这让他意识到,真凶可能真的不是一个人,至少挖心者,可能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真凶,否则这种割裂与矛盾没法解释。
只是这一切都是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其他的事情能够佐证,这使得林枫一直也不敢笃定的确定这个结论,以免造成主观臆断,影响了后续的方向。
可现在……从李浩淼那里,林枫得知整个王府,都找不到一个嫌疑人后,林枫才终于找到了佐证。
他确定自己让李浩淼调查的方向没有任何错误,既然方向没有问题,李浩淼的调查也没有问题,那么有问题的,自然就是真凶的身份了,或者说,是当时躺在王俭独居房间里的那个假王俭的身份,根本就不是王府中人!
只有他不是王府中人,才能解释这一切不合理的地方,也才能解释自己之前一直想不通的地方。
为什么敢耗费那么多的时间挖心,因为外面有人放风策应。
为什么第二天敢躺在房间里一整天,因为那个人就不是王府中人,所以自然不用担心会查到藏在王府里的真凶,王府内的真凶只需要和没事人一样正常干活,这就是最好的不在场证明,谁能知道他有问题?
因为一直都没有找到第二人存在的线索,所以在调查这些事情时,直接就平增了不少难度,以至于怎么都无法捋顺案情。
但现在,确定了帮凶的存在,那么很多事,也就明确了。
为什么真凶给王三的信的字迹,与真凶在冰库留下的字迹有着如此大的区别?
当时林枫怀疑的,是那封信可能是真凶的心腹,或者他们势力的其他人代写的,可现在看来,应该是帮凶写的。
毕竟这封信所暴露出来的信息太多了,朝廷一旦调查,是有概率找到写信者的,真凶或者其势力的人,应该都不愿担此风险。
而帮凶……不出意外,与真凶应不是同一个势力的人。
真凶没有挖心的理由,那毫无疑问,王俭的心只能是帮凶挖的。
按照林枫之前的推断,挖心之事,一般都代表着仇恨,也就是说,帮凶与王俭是有仇的。
他能与真凶合作,极大概率是基于杀王俭这件事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所以,真凶对帮凶未必有什么情谊,正相反,真凶或许还想杀帮凶灭口。
正因此,让帮凶承担写信后可能会暴露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