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歼击车。
这俩车一大特点:高大,放在那里大老远就会被发现。
第二天,915年1月2日下午,一份报告送到了王忠的办公桌上。
而炮手们这边也根据刚刚准将的建议检查完了瞄具,向王忠报告:“瞄具没有问题,刚刚应该是正常误差。”
“也许能发现新的问题,让科晶总工一并改进。”
根据这份报告,100毫米火炮运载车的正面主装甲,在500米距离上可以抵挡住ZIS3反坦克炮的射击。
这可是王忠精挑细选的车组,都是老兵,很珍贵的。
科晶推了推眼镜:“看起来是炮弹直接打崩了炮盾的一部分装甲。”
显然这个时空安特也继承了这个思路,但王忠不打算让他们继承——至少这辆100毫米运载车不行。
王忠很清楚,战争不是靠“特装机”或者“决战兵器”打赢的,生产性是大规模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但这辆车不一样,它没有炮塔,整个火炮被放在了车体前方,然后车体正面又配置了那么厚的装甲,还有个高低机和方向机,所以这辆车配重变得很难。
王忠:“您一开始就知道炮盾很薄?”
片刻之后,王忠和科晶带着一帮人来到了800米外的二号车。
科晶:“我想去看看炮盾的受损情况。”
“是!”
对于他的询问,科晶立刻报出数据:
“左右各十五度,最大俯角7度,仰角50度。”
王忠咋舌,如果是在坦克世界这款游戏里,这准星周围那个虚线圈得多大啊(代表炮弹可能的落点范围)。
科晶:“液压的,换成电动可以减少重量,但是生产上可能遇到困难,现在电机的供应量满足不了需求,大部分电机都安装在坦克上了。”
但这是现实,那些被破片打伤的车组,运气不好打到动脉什么的可能就牺牲了。
很快,检测结果来了:高低机被卡住,但是火炮无故障,需要时间修复高低机。
这次是季诺夫准将提出异议:“这样反应会很慢,近距离遭遇敌人坦克怎么办?”
王忠给的数据,就是虎式坦克的俯仰角范围:-9到18度。
这次防护水平成果喜人,76炮甚至在300米的距离上都不一定能打穿这玩意的正面装甲。
虽然刚刚这一发算是被炮盾和高低机“吸收”了,没有造成成员伤亡,战场上这一下这辆车就失去战斗力了——战场上可不是按一个键十几秒就修复完成了。
王忠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