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坐在窗前低头刺绣。
有时是她在啃跟一个同自己脸差不多的桃子。
有时是她趴在桌上睡觉,大把个脸埋进臂弯里,只露出半阖的眼眸。
她一张张看过去,其中一张少女趴在窗前同几个孩子说话的场景她最喜欢。
明明不过是水墨画,可隔着画她似乎能感觉到屋外夏日里格外热烈的阳光。
桃夭仔细想了想,好像是那日她见他被屋外的蝉吵得闹心,只好心疼地掏出几个铜板叫村子里的孩子去黏掉那些蝉。
这些画是几时画的?她竟一点不知晓。
她盯着那些画像看了许久,小心仔细地卷好然后同莲生哥哥的那幅画轴放在一块。
小白还在书房里撒欢,可再没能扒拉出同他有关的东西来。
桃夭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从一堆极丑的草编蚂蚱里挑了许久,才勉强挑出一只好看的来。
原来事事追求完美的先生也会有做不好的事情啊。
真是笨,既然想学,为何不问问她?
她又不会笑话他,她当初也是学了很久很久的。
看着看着,手里的蚂蚱也变得模糊起来,一滴泪从眼眶滑落,滴在那张写了词的宣纸上。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1】
桃夭盯着那首词看了许久突然捂着眼睛哭了。
她还是不懂这首词的意思,亦不晓得自己是在哭莲生哥哥还是哭先生,只晓得心底难过得很。
没关系,先生才走她哭一哭总是应该。
哪有人和离不哭的,就算真有她也没见过。
再说旁人她管不着,她自己反正是要哭的。
哭着哭着,突然想起来她其实其实有很多话要同他说的。
酸梅已经腌好了,应该问问他要不要路上带着吃。
她送他的木簪早已经雕刻好了,总要问一问他喜不喜欢。不喜欢也没关系,丢了她也不生气的。
她当初给他的那九贯彩礼钱还留在这儿,也忘了给他带上。
她给出去的钱总不好再收回来,免得她下一次招赘的时候出不起那么多钱,对方知道后会觉得她厚此薄彼了。
还有若是他以后来姑苏,一定要记得来桃源村看看她。
要是不记得她也没关系,她总是记得他的。
记得曾经有一个总是爱骂她“不成体统”的男子给她做过赘婿。
记得他曾在七夕兰夜送了她一院子的花灯同孔明灯。
记得他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