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没有所谓的快乐教育,即便在欧美,那些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依旧是十分严格的,在这个社会上,读书已经是为数不多相对公平的竞争了,中下阶层的孩子只有努力念书,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现有阶级。
现在学校开始减负,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将目光放在课外辅导班上,这个时候,谁上的课外辅导班越多,谁的成绩提升越快,谁在高考到来时就越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
家里但凡有点条件的家庭都不会忽视孩子的教育,这个时候课外辅导班就应着需求出现了,而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真的只能靠学校里那些简单的课程,和自己课后十倍百倍的努力追赶这个差距了。
徐书昌注意到这个教育机构居然还很有心机的给予每个有意向报名的孩子三节免费听课的机会,只要家里有需求的家庭,就很难抗拒这个诱惑,可一旦吃了这个馅饼,等于半个人已经进入了教育机构,到时候从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手里抠出钱来,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徐书昌一边听简西讲,一边连连点头,闹到后来,他都快忘了自己的真实来意了。
“抱歉,我得接个电话,我妈打来的,我怕有什么急事。”
简西的手机是他从二手市场上买来的,只花了两百块钱,因为是过了好多手的手机,很多功能都没办法用的,好在最基本的功能还保留着,现在简西做的事情离不开通讯工具,可他的资金又十分有限,只能先将就将就了。
在得到徐书昌的点头应允后,简西稍微走了两步,然后接通了电话。
他说的是家乡的方言,徐书昌只听到一阵叽里呱啦,根本就听不懂简西到底说了些什么。
“你不是本地人?”
在简西打完电话回来后,徐书昌装作好奇地问了一句。
“嗯,我是江东省奉化山那儿的人,我们家乡的方言您听不懂吧。”
简西笑了笑:“因为是和我妈打电话,她听不懂普通话,我只能用方言和她沟通,我们那儿的很多人都和我妈一样,以前山里头很闭塞,后来要不是好心人在我们那里建了学校,国家又给了补贴,免费让山里的孩子念书,又提供免费的午餐,或许我也没办法上学,说出这样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你很好,还感念国家和那个出资建学校的好心人。”
徐书昌若有所思,按照简西的说法,他家那些亲戚多数都听不懂普通话,或者说不好普通话,既然女儿说那天她听到简西在和家乡长辈通话,那他说的应该也是方言啊,他年轻时候也算走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