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家常的素包子,等过年咱们杀了猪,包一顿吸满肉汤的大肉包子,那才是真正的满嘴流油。”
听陈曦描绘,大家忍不住露出向往的神色,恨不能现在立刻过年才好。平时其实隔三岔五也有肉吃,可厂子里人这么多,每人最多能分到两片肉,哪里能吃过瘾呢?
陈曦叹息道:“若是能让咱们厂子自己养几头猪就好了。咱们食堂虽然节约,可总有一些剩菜汤子,哪怕涮锅水拌上麦糠,猪绝对长肉,还费不了多少钱。”
杨婶子接话道:“是这个道理,咱们甚至都不用招临时工,咱们厂那么多大小伙子,随便轮个班就能把猪舍打理得清清爽爽。”
“对对对,养鸡也成啊,好歹每天吃到鸡蛋,过年还有鸡汤喝。”李婶子接话道。如今她再也不敢攀比陈曦,反而变得好说话的得很,这才是识时务。
听着几个女人你一言我一嘴的说,陈曦则在一旁介绍一下有了猪和鸡能作出来多少的美食。大家光听菜名和大概做法,就已经馋得口水直流了。
张大厨最后拍板,“吃饱了赶紧干活,这种事情我跟刘厂长汇报一下。村民养猪不容易,养鸡有限制,但咱们这里管的其实比村子里松快,公社管不着,市里又离得太远,说不定有可能成。不过成不成的,咱们说了不算,还得上面拍板,你们出去可别乱说。”
最后张大厨夸了陈曦一句:“今天加餐做的不错,中午记得做一小笼屉,刘厂长今天定然赶不上饭点,给他准备点吃的。我那里还存着点油渣子,用上口味会更好吗?”
陈曦笑道:“那是肯定,谁肚子里不缺油水?张师傅,咱们厂长一直这么忙吗?我看这几天每天都跑得汗水淋漓的样子。”
张师傅小声道:“咱们砖厂主要是供应市内为主,辐射到周围几个比较近的县市。可最近临市刚刚建立了一个砖厂,对咱们厂子多少有点冲击。不过也不用担心,毕竟咱们是老厂子,而且咱们本市也足够大,工人生存不成问题。”
陈曦问:“那咱们两家价位一样吗?”
张师傅理所当然点头,“怎么可能不一样?这都是省里统一定价,谁要是在价格上动手脚,这是不想活了吧?”
陈曦:“……”差点忘了,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那就是谁家质量好,谁家就有优势呗?”
张师傅叹气道:“质量肯定是第一位的,做实业的不就是靠质量?然后还有人脉,好在咱们刘厂长资历老,部队里还有好些战友,多少能帮上忙。”
陈曦明白,哪个年代都离不开人脉,这方面她帮不上,但在提升砖块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