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生的脸一下子就拉了,投在大屏幕上,让观众们笑了一晚上。
第二个被选中的观众是一位女中学生,她问:“史料记载,秦王前二十年,在闻鼓的风评并不好,还被调侃为扫地王爷,也不和锦贵妃亲近,我很想不明白,他的原生家庭其实很好,父皇和母妃都对他宠爱有加,但还要离京,文帝也乐意亲自把他找回来,感觉是个恃宠而骄,挺能作的人。
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为什么会养成孤僻少语,独来独往的性子呢?还有一点,《虞书》中记载,他经常和文帝吵架,古人以孝为先,他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
孟常徵:“先回答问题吧,在卫竞的视角来看,他的原生家庭是非常糟糕的。这位小朋友,你的第一个问题从预设条件开始就错了,所以推不出结果。第二个问题是认为,他对文帝不够敬重是吧?”
中学生有些紧张:“是的老师。”
孟常徵摇摇头:“我要说的是,他已经很尊重文帝了……下面说一说原因。”
“关于你预设的条件,要先看看秦王的风评。文帝时期被我们划分为前、中前、中后、后,四个时期,中前期是恢复特招科举,中后期节点是废黜中宫,秦王的名声也是在此之后变好的,可见古人打舆论战也很激烈的,不能信,只能参考。所谓孤僻少语,或许是一个表象,结合他的整个人生,卫竞从来都不是孤僻少语的人,但可以看成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再一个谈论到原生家庭,我的同事,桂志芳老师写过一本叫《生错时代的秦王》的书,里面有将秦王和秦老板组建的新家庭与秦王的原生家庭做对比,结合一些双秦的发言,得出来一个结论:秦王很注重感情上的忠诚,反感三妻四妾的行为。
他的朋友里面,没有一个是娶了妻又纳妾的。”
主持人问:“会不会还有一个原因,他的朋友很多都是不可以纳妾的。”
孟常徵:“是,他结交朋友是不分阶级的,甚至以工农朋友居多,所以桂志芳老师为什么给这本书起名叫《生错时代》呢,秦王适合现代。
而秦老板就有点恐怖了,她很擅长思想改造,是人是鬼都能和她交朋友,就像一个可以变废为宝的垃圾回收站一样。”
胡山眼睛笑眯了:“社交恐怖分子。”
孟常徵继续分析:“然后说一说秦王这个人本身的属性。秦王是不是一个很作的人?他尊不尊重文帝这个父亲?
他的人生轨迹中,第一个重大转折点,就是二十岁离京,秦老板留下来的文字里称他是离家出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