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的小吏们都回来汇报工作,其中就有刚刚问毛笔的那个人。
“大人,您看这几只笔。”他把笔和价格已经对笔的调查信息一同递上去。
礼部侍郎看见几个眼熟的字,眉头一跳:“自然书肆?”
“正是,是新开的,在秦王府对面。”
侍郎端正好自己的坐姿:“你可知这店铺背后的老板是何许人?”
小吏脸红道:“小人才从外地调回来,不不太知。”
“便是秦王……将来的秦王妃,二品功勋夫人,巧合,她本人就姓秦。”侍郎很满意这支笔,“考试也就三天,一人两支笔,正所谓善书者不择笔,这个价格和质量对那些读书人来说可能有些差劲,但是对我们考场而言,刚刚好。”
差劲的是笔杆,笔毛不比市面上的普通毛笔差,相反,还好上一些。
侍郎留下了一支:“放入备选中,你们试用完毕,要是达到了标准,就选自然书肆的,本官也自己用一用看看。”
小吏没想到自己刚调上来,就替侍郎办成了一件大差事,连带对自然书肆也生出一分好感来。
他离开后还在回味中:“那书肆里都标上了价钱,全是很便宜的,没想到竟然是有功勋的大人开的铺子。”
家里也有两个孩子准备启蒙,他二话不说,又去书肆里扫荡了一遍,一结账,更快乐了,以前哪能买到那么便宜的书和笔啊!
还得是他孩子好,生对了时候。
选用物美价廉的自然书肆毛笔作为春闱考试用笔,在笔斋、书肆等圈内引起了小小的震荡,最后是兴文署发话——礼部择笔自有考量,莫在天子眼下生是非。
其余关于笔的详情,是闭口不谈。
某些铺子的老板听后讪笑:皇室么……
春雨沥沥,书肆门前的柳树抽芽,石板湿漉漉有些冰凉。
雨雾朦朦中,卫竞早起开了铺子。
“店家早——”
不是一个人,是很多人。
图书馆前提前两个小时的排队现象再现,卫竞早已习惯,淡然应答:“早。”
来的大部分是东望州的读书人,他们中有人最早习惯等座位的,其他举子猝不及防被卷到,已经来不及了。
与书院不一样,自习区是严禁讨论和念书的,大家安安静静,自己看自己的书,秦东篱几次上楼,他们都没有发现。
从他们手里的书就能出来,哪些是东望州来的,因为需要免费读书环境的举子家境都不怎么好,所以她们用的书,都是秦东篱送出去的。
能有那么穷苦家庭的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